壓力容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19-09-24 06:02:46
壓力容器運行期間安全檢查的目的:壓力容器運行期間的檢查是壓力容器動態監測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及時發現操作上或設備上所出現的不正常狀態,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或消除,防止異常情況的擴大和延續,保證容器安全運行。
對運行中的容器,主要檢查以下三個方面:
(1)工藝條件方面。主要檢查操作條件,包括操作壓力、操作溫度、液位是否在安全規程規定的范圍內;容器工作介質的化學成分、物料配比、投料數量等,特別是那些影響容器安全的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2)設備狀況方面。主要檢查容器各連接部位有無泄漏、滲漏現象;容器的部件和附件有無塑性變形、腐蝕及其他缺陷或可疑跡象;容器及其連接管道有無振動、磨損等現象。
(3)安全裝置方面。主要檢查安全裝置以及與安全有關的計量器具(如溫度計、投料或液化氣體充裝計量用的磅秤等)是否保持完好狀態。如壓力表的取壓管有無泄漏或堵塞現象;彈簧式安全閥的彈簧是否有銹蝕、被油污粘結等情況,冬季裝設在室外的露天安全閥有無凍結的跡象;這些裝置和器具是否在規定的允許使用期限內。對運行中的容器進行巡回檢查要定時、定點、定路線,操作人員在進行巡回檢查時,應隨身攜帶檢查工具,沿著固定的檢查線路和檢查點認真檢查。
超壓運行有可能使材料發生過度的塑性變形而導致容器的韌性破裂。因此,杜絕壓力容器超壓運行,是操作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根據壓力容器不同的超壓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l)避免操作失誤而造成超壓事故。對于壓力來自器外壓力源(如氣體壓縮機、蒸汽鍋爐)的容器,超壓大多是操作失誤引起的。為了防止操作失誤,除了裝設連鎖裝置外,還應實行安全操作掛牌制度。在一些關鍵性的操作裝置上掛牌,牌上注明閥口等的開閉方向,開閉狀態,注意事項等。對于通過減壓閥降低壓力后才進氣的容器,要密切注意減壓裝置的工作情況,并裝設靈敏可靠的安全泄壓裝置。
(2)對于器內物料的化學反應而產生壓力的容器,必須嚴格控制每次投料量及原料中雜質的含量,并有防止超量投料的嚴密措施。這是因為加料過量或原材料中混入雜質,往往使容器內反應后生成的氣體密度增大或反應過速而造成超壓。
(3)貯裝液化氣體的容器,應嚴格按規定充裝量充裝,并防止容器意外受熱。這類容器常因超量充裝或意外受熱,溫度升高而發生超壓。
(4)貯裝易于發生聚合反應的碳氫比合物的容器,因容器內部物料可能發生聚合作用釋放熱量,使容器內氣體急劇升溫而壓力升高。為了防止這類超壓現象,應在物料中加入阻聚劑,并防上混入能促進聚會的雜質。同時,容器內物料貯存時間不宜過長。
壓力容器投用前應做好的準備工作,由于工藝條件的不同,壓力容器的操作內容、方法、程序與注意事項也不盡一致。做好投用前的準備工作,對保證整個生產過程安全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壓力容器投用前要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要組織對壓力容器及其裝置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工作。檢查驗收的內容包括:壓力容器及其裝置的設計、制造、安裝、檢修等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法規、標準的要求;施工現場應清理干凈;操作平臺上梯子、欄桿應完好;安全裝置應齊全、靈敏、可靠;照明正常;地面平整清潔;操作及維修用備件齊全;水、電、蒸汽、風、氧氣、通風正常等。
(2)編制壓力容器及裝置的開工方案。開工方案應包括如下內容:壓力容器吹掃及貫通試壓工作;單元容器的試運轉;系統置換驅趕空氣;抽堵肓板;引進工藝介質及物料,建立循環;轉入正常生產。開工方案一般應由車間領導、技術人員及有經驗的操作人員共同編制,并報有關部門批準。對批準后的開工方案,應組織操作人員認真學習。
(3)操作人員在操作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按規定著裝,帶齊操作工具。
下一篇:油分離器的具體作用和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