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制冷系統的機件,屬于換熱器的一種,能把氣體或蒸氣轉變成液體,將管子中的熱量,以很快的方式,傳到管子附近的空氣中。冷凝器工作過程是個放熱的過程,所以冷凝器溫度都是較高的。
發電廠要用許多冷凝器使渦輪機排出的蒸氣得到冷凝。在冷凍廠中用冷凝器來冷凝氨和氟利昂之類的制冷蒸氣。石油化學工業中用冷凝器使烴類及其他化學蒸氣冷凝。在蒸餾過程中,把蒸氣轉變成液態的裝置也稱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氣體或蒸氣的熱量帶走而運轉的
工 作 原 理
氣體通過一根長長的管子(通常盤成螺線管),讓熱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氣中,銅之類的金屬導熱性能強,常用于輸送蒸氣。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經常在管道上附加熱傳導性能優異的散熱片,加大散熱面積,以加速散熱,并通過風機加快空氣對流,把熱量帶走。
一般制冷機的制冷原理是壓縮機把工質由低溫低壓氣體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再經過冷凝器冷凝成中溫高壓的液體,經節流閥節流后,則成為低溫低壓的液體。低溫低壓的液態工質送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吸熱蒸發而成為低溫低壓的蒸汽,再次輸送進壓縮機,從而完成制冷循環。
單級蒸汽壓縮制冷系統,是由制冷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和蒸發器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制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
結 構 組 成
液體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后,汽化成高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制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制冷的目的。這樣,制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制冷循環。
主要部件有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膨脹閥(或毛細管、過冷卻控制閥)、四通閥、復式閥、單向閥、電磁閥、壓力開關、熔塞、輸出壓力調節閥、壓力控制器、貯液罐、熱交換器、集熱器、過濾器、干燥器、自動開閉器、截止閥、注液塞以及其它部件組成。
存 在 問 題
可燃組分
主要是乙炔等碳氫化合物,乙炔最為危險,在液氧中的溶解度很低(5.6×10-6mg/L),很容易以固態析出并引發爆炸。
堵塞組分
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分和氧化亞氮,尤其是氧化亞氮,日漸引起關注,他們結晶析出后,堵塞主冷通道,會引起主冷“干蒸發”和“死端沸騰”,造成碳氫化合物濃縮、積聚、析出,引發主冷爆炸。
強氧化劑
液氯為強氧化劑引爆因素
a.固體雜質微粒的機械撞擊引爆(乙炔微粒等摩擦、液氧沖擊)。
b.靜電,如二氧化碳微粒達到(200~300)×104ppm時,可產生靜電,電壓達3kV。
c.化學敏感性特強的物質(如臭氧和氮的氧化物)。
d.氣流沖擊、壓力沖擊、氣蝕現象引起的壓力脈沖,引起溫度升高引發爆炸。
和冷卻器的區別
冷凝器是將氣相冷凝為液相,冷卻水只是冷卻,沒有相變化;另外他們用的冷卻介質也不太一樣;冷凝器主要是用來散熱的,而冷卻器是用來傳熱的
和蒸發器的區別
1、兩者的厚度不同。蒸發器越小,管壁越厚,同時,蒸發器比冷凝器厚度更高。
2、放置的位置不同。冷凝器一般在制冷機組的下側,用手摸溫度比較高,而蒸發器一般都有保溫層,并且有兩根進排水管。
3、使用材料不同。蒸發器殼程為水,管程為冷媒,相對而言溫度更高,因此蒸發器的使用材料優于冷凝器。
4、接口管大小不同。蒸發器進水和回水管子是一樣的,一般都是100的管子,室內機,有兩根25或者32的管子連接著,一個是進水管,一根是出水管。還有一根小管是排水管。
上一篇:桶泵技術
下一篇:制冷系統中的油分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