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離器
當螺桿式壓縮機排出的高壓氣體和油的混合物進入油分離器時,由于油分離器容積大,氣體的流速突降,加上氣體的流動方向改變,依靠慣性作用使油分離沉降下來,大量的油聚集在分離器底部。這種分離被稱為一級分離。為了進一步提高分離精度,一般要進行二級分離。一級分離后,利用特制的充填物,將細小的霧狀油滴通過捕集作用,使油滴聚集變大,在流經填充物時被進一步分離出來。有的高效型油分離器還有三級分離:再通過一個組合過濾器進行分離。一級分離的方式主要有:降速式分離、撞擊式分離、離心式分離或以上幾種組合式分離;二級分離的方式主要有:金屬絲濾網分離、玻璃纖維分離、聚酯纖維分離、微孔陶瓷分離等。從油分離器的結構形式上分,有壓縮機內置油分離器、外置臥式油分離器、外置立式油分離器、冷凝器內置式油分離器。雖然結構各異,但分離都是以上一種或多種分離方式的組合。
取油位置
在冷水機組運行時,雖然蒸發器內部制冷劑始終處于劇烈沸騰狀態,但由于液態制冷劑汽化后都要向上升,因此蒸發器筒體內的氣液混合物的整體運動趨勢都是向上的。隨著制冷劑汽化后被吸回壓縮機,而潤滑油的密度小于液態制冷劑(如R22和R134a等)的密度,潤滑油會在蒸發器內形成下稀上濃的濃度差異。不同的是,R22之類的制冷劑在較低溫度下因與礦物潤滑油互溶性較差而在靠近液面上部形成較明顯的富油區,并且R22蒸發器中的富油區不但在機組不運行或機組
停止時存在,就是在冷水機組運行過程中也是存在的;而R134a之類的制冷劑由于與酯類潤滑油在低溫下的互溶性良好而無法形成明顯的富油區,只能自下而上形成大致均勻的濃度差,并且各點的潤滑油濃度在停機一段時間后就趨于平衡。為了能取到濃度盡量高的潤滑油,并適當考慮液位的波動,對于R22和R134a冷水機組,蒸發器取油口的位置均設置于實際液面下150mm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有人曾做過將取油口設在液面下200mm以下的試驗,結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問題
是排氣溫度降低較多,很明顯是回油攜帶的制冷劑量過多所致。而回油孔的位置如果偏高,可能導致冷水機組部分負荷時無法回油。
上一篇: 貯液器的維護
下一篇:帶你了解壓力容器基礎知識